2010年10月3日 星期日

侯硐漫步~礦工紀念館


 


『猴硐』四周高山環繞,基隆河由南而北從中穿過,人民依山傍水而居,是一座南北狹長的山城。


『猴硐』地名的沿革,是因附近有一山洞棲息大量猴群,因此人們便稱此地為『猴洞』,而『洞』屬


水,開採煤礦最帕挖掘到水路,水是煤礦業者的大忌,故將『洞』的水部首改成石部首的『硐』


後來又覺『猴』字不雅,因此又將『猴』字改成『侯』,『猴洞』就在這些考兩之下被改為『侯硐』


猴硐除了賞玩『貓』之外還有些小石子喜歡的景象,就跟著小石子漫步閒晃吧~~


猴硐火車站內有一『台鐵本舖』,除了賣些有關旅遊書冊之外,還賣各式貓米造型的紀念品



這是火車站的廁所,很不一樣吧!!



火車站內設有『戳章台』學生群很流行收集戳章
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這個通道橫架跨越鐵軌,通往貓咪出沒活動的『貓街』



山城的天空




揮動逗貓棒之下的貓咪,炯炯有神的雙眼、蓄勢待發的姿勢


玩起逗貓棒 ,身手敏捷俐落,與之慵懶、溫和的外表有天壤之別



牆上的貓咪吸引眾人目光,大家搶著拍照,


但它呀~老神在在,溫柔、慵懶又不理會這群好攝之徒


兀自躺在那而慢條斯理的左看看,右瞧瞧,眼簾時而張開、時而閉目


堪稱他為最佳『貓麻豆』




石頭屋門框上的古僕木頭歷史悠久卻裝上現代化的白鐵鋼門,突兀~


好可惜的古厝喔~



出了火車站首先來道旅遊資訊站,和仳鄰的願景館  


旅遊資訊站 ↓ 願景館↓



旅遊資訊站是瑞三選煤廠的辦公室,而願景館是瑞三公司早期的倉庫,


願景館以歷史事件、聚落人物作為展示主管


這片玻璃上用台與語法寫著礦工工作的甘苦談


(請用台語發音)


    


牆上斗大的『產煤裕國/瑞三鑛業公司』


建廠於1920年,是全國設備最先進的選煤廠,如電梯在那個年代是很不可思疑東西、


汙水處理設備...等等。


     


電梯就跟我們現在使用的一樣,是有兩片門關合的樣子喔~



(這張照片取自網路)


河道旁一長條水槽是的汙水處理設備


汙水經過有好幾個沉澱槽之後水才排放,


沉澱槽的煤屑、灰泥製作成煤餅,煤餅當然還是拿來賣囉~



這座橋是『運煤橋』,


侯硐坑和復興坑所挖掘的煤塊經由此橋運回洗煤廠,清洗與篩選



橋面上『單軌鐵道』


穿黃色衣服的是今天為我們導覽的志工,他說今天是他志工首航,是有點緊張



礦工宿舍,目前內部整修中『做礦坑人的故事館』,


讓大家參觀了解礦工生活貌。



『瑞三本坑』,是侯硐礦區產量最大,品質冠於全省的煤礦坑


本礦坑長有4572公尺,深度遊坑口海拔96公尺至348公尺


目前內部整修,將來也會開放讓民眾入內參觀



坑內整修情形




 這些『杉仔塊』是坑內重建用的『腳搭』用的材料




『礦工紀念館』



在不見天日地底深處工作的礦工,每踏出坑口,都慶幸自己還能活著,又多賺一天,


對生命的不確定,對坑內有許多禁忌,如:


女性不准入坑'、坑內不可吹哨子、數字中不用『四』(改用三片半代替)



礦工的基本配備:



『內店仔』~鐵路開通之後,聚落由車頭頂往南延伸至內店仔,就將離車站遠一點的店成為『內店仔』


後來變成地名,現在還可以看到兩間古早店面的活動門扇



門扇上還有編號喔~







基隆河河道上的奇石壺穴





飛快的火車過小鎮



侯硐的街道繞一大圈也到倦鳥歸巢時


瞧 !  這對父女,為何事大打出腳ㄋㄟ???






歸途中,老天爺恩賜瑰麗的天空是今日最後贊禮,感恩~~



今日此行只是走訪貓街巷弄,大粗坑步道、金字碑古道、神社、一百階....


留給下次吧 !


以前常聽婆婆聊他們做礦坑時的點點滴滴,譬如:


發薪水時,都必須用頭巾打包,一次可是領一大包的,領的錢並不輸男性礦工


工作一天下來,汗水淋漓,全身衣物濕答答,宛如水中上岸般狼狽


有時水分流失太嚴重時,鹽巴水一次要喝一整『飄』


做礦工真的很辛苦~~


婆婆辛苦了大半輩子,現在仍然放不下


放不下子子孫孫


放不下坎坷人生的際遇


放不下心中點點滴滴.....


心中背負太多沉重的過往,也真是苦了她


唉~~


如龍應台在『山路』文中所講的:


有些事,只能一個人做。


有些關,只能一個人過。


有些路啊,只能一個人走。


衷心希望婆婆能忘掉過去,放寬心把握現在~~